雷火平台-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高招騙局5000元保上公檢法院校 提醒家長莫輕信

昨日上午,在翠華路上一處公交站牌下,一名穿戴頗為時尚、自稱姓田的中年女士向一群行人訴說著自己為了高考成績不甚理想的兒子能夠上大學而上當受騙的遭遇。

據(jù)這名中年女士說,3天前,她就在“710”和“701”路站牌下遇到一名向行人發(fā)送“招生表格”的中年男子,此人邊發(fā)邊說:“我過去在省廳當處長,兩年前下海了,公檢法系統(tǒng)人熟得很,這兩年一直給公檢法系統(tǒng)的院校跑招生,每年都要辦成五六十人,只要分數(shù)能上專科線,交5000元,公檢法院校隨你挑!”此人的表演吸引了許多路人向其咨詢。田女士的兒子今年高考考得不理想,只能上專科,此時正苦惱著。經(jīng)過一番詳細的詢問后,田女士基本打定了主意。次日,田女士便給中年男子交了5000元錢,并領取了一張“招生表格”。昨日上午,田女士帶著填好的表格來到公交站牌下等那名中年男子,約定8點半見面,直到9點還不見人影,田女士便給對方打電話,一連打了10多次,全是“關(guān)機”的提示音,田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剖析屢屢上當為哪般

諸如田女士這樣上當受騙的事情不時見諸新聞媒體,應該說,相當一部分騙子的騙術(shù)并不高明,漏洞百出,稍有警覺和生活常識的人一眼就能識破,但為什么會有人屢屢上當呢?記者走訪了教育界有關(guān)人士,認為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特別是那些高考成績不甚理想的考生的家長,總想能花點錢通過關(guān)系或其他什么“捷徑”讓孩子上個比較稱心如意的院校,給了騙子可乘之機;其二,騙子們手段拙劣但花樣頗多,拿田女士遇到的那個騙子來說,旁邊那些看資料問情況的很可能就是“托兒”,田女士被這些假象所迷惑;其三,高考招生中目前實際存在的不正之風使一些騙子有了生存的空間。記者姚村社實習生譚璐

揭秘騙子四大“技法”

■以軍警校為餌,吹噓有內(nèi)部指標

在軍警校的面試或體檢現(xiàn)場外,常會有一些“高招騙子”活動。他們有時會拿出偽造的材料或軍隊高級機關(guān)文件,騙取學生及家長信任;或是假冒軍校領導的親友,吹噓有“內(nèi)部招生指標”“計劃外招生指標”,企圖向考生及家長騙取錢財。

軍事院校招生也實行嚴格的統(tǒng)一招生管理,所有被錄取的考生均要達到規(guī)定的分數(shù)線,新生入學后還要經(jīng)過嚴格的復查,合格后才能取得學籍、軍籍,并且不繳納任何費用。

■以“重點”為名,混淆招生性質(zhì)

騙子采取避重就輕的宣傳策略,極力強調(diào)在某某重點高校上學發(fā)放的文憑國家承認等,卻抹殺了普通高等教育與遠程網(wǎng)絡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班這3種辦學形式的差別,片面強調(diào)它們的一致性。

■以“點招”之名,謊稱有調(diào)劑指標

所謂“點招”,是指高校在錄取時指名要求錄取某一學生,這是近年來教育部明令禁止的做法。但近年來都有一些騙子聲稱自己與學校招生老師交情深厚,可以拿到學校調(diào)劑指標,可直接向招生部門點名錄取。

■以自主招生為名騙取錢財

一些騙子謊稱某某高校有“自主招生”權(quán),即便考生的考分達不到分數(shù)線,只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就可被錄取。

自主招生非常嚴格規(guī)范。程序是中學推薦,高校建立專家組,從德智體多方面綜合考察后,將名單進行公示,根本不存在花錢能買的可能。

微信 微信
微博 微博 數(shù)字報 數(shù)字報